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資源永續利用

由於公民營衛生掩埋場容量漸趨飽和,配合經濟部91年訂定「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本公司積極研發與推動淨水污泥的資源化利用,如於91年辦理「自來水淨水場脫水污泥再利用之可行性研究」等,在相關研究及國外實例推展驗證下,許多資源化再利用技術已十分成熟,成功將淨水污泥之最終處置處理模式由原來的掩埋方式朝向資源化再利用方向辦理辦理。其污泥處理費用也由每噸2,000元降至數百元,大大的降低污泥的處置費用,也為永續利用貢獻一點心力。而本公司更為積極、有效輔導與管理公司各區管理處淨水場污泥餅再利用,期能落實資源永續經營及資源回收再利用之重要理念,並為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之工作共同努力,以達到環境資源永續經營之目標,特於92年訂定「台灣自來水公司各區管理處淨水場污泥餅再利用管理輔導暨查核辦法」,配合施行後為求完善多次修正為「台灣自來水公司各區管理處健全財務強化內控淨水場廢水處理暨淨水污泥餅處理或清理或再利用管理輔導暨查核辦法」,其中分別針對處理廠商、清理廠商及再利用廠商不同的性質制定輔導查核表格,並明定廠所、區處及總處的查核頻率落實分級輔導查核。

目前本公司每年自行產製的污泥餅約13~14萬噸,若含委外操作高級處理廠(如澄清湖、鳳山、拷潭等給水廠)及淨水程序委外機械脫水的部分,全公司淨水污泥每年大約19~20萬噸,現階段本公司污泥餅之最終處置,除少部份(如地下水水源,污泥量較少)採掩埋處理外,絕大部份(如地面水水源,污泥量較多)採再利用方式辦理委外處理,其廠商資格均依廢棄物清理法及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核實審查。自來水公司淨水場產生之污泥事業廢棄物經濟部修訂公告自來水淨水污泥(編號39)為水泥原料,淨水軟化碳酸鈣結晶(編號45)為水泥原料或鋼鐵廠燒結礦原料等再利用之種類,其相關審查作業均依據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之相關規定辦理,至100年7月止已審查核准之磚窯業再利用機構共計有10家。

依據水污染防治法及廢棄物清理法暨其相關施行細則,本公司已完成設置15處污泥脫水設備及加強維修廢水處理設備之效能,可發揮廢水及污泥處理效能,並加強污染防治工作。另有關淨水污泥餅處置,依據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之相關規定辦理,本公司積極推動與廠商合作,共同申請個案及廠商自行申請通案再利用,以達到廢棄物資源化為目標;本公司淨水處理產生之淨水污泥餅之最終處置,目前除東部及離島外,已全部以資源化再利用成水泥原料、製磚、培養土等,目前本公司亦積極開發淨水污泥的再利用種類,如99年委託財團法人輕質骨材協會辦理「自來水淨水污泥再利用成輕質骨材之可行性評估研究」並於100年積極向經濟部爭取淨水污泥可直接納入「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種類及管理方式」編號39的淨水污泥,公告為「紅磚原料」(已獲得專家學者審查通過),以期增加再利用之廣度及應用。

其中輕質骨材為本公司與中華民國輕質骨材協會合作,成功開發以淨水污泥製作成新的環保綠建材—輕質骨材。根據研究成果顯示,淨水污泥製作之輕質骨材,其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超過50 MPa,可用於建造如台北101的超高層建築物或大型的橋樑,更重要的是,可使整個結構物至少降低四分之ㄧ的重量,對於抑制地層下陷有很大之助益,亦可提高結構物的耐震度,如地震頻繁的日本即利用輕質骨材建造辦公大樓、橋樑及集合住宅等。此外,輕質骨材亦是優良的保溫建材,相較於一般建材其可節約近2成的冷房費用,如大型百貨公司、醫院或辦公大樓,每年至少可節省百萬以上之空調費用,可謂減碳節能的好材料。

該項研究大規模針對本公司北、中、南三地共計10座淨水場,進行研製,均可百分之百成功製作輕質骨材,除可增加淨水污泥再利用方法外,經由實場試驗亦證實,製得之輕質骨材可全方位應用於建築及營造工程上(房屋建構、橋樑及道路建造)等。為推廣本項研發成果,輕質骨材協會與本公司並於100年於台北、台中、台南及高雄等四地召開4場成果說明會,邀請全國產、官、學、研等各界代表共同參與,現場氣氛熱絡。輕質骨材研究成果,不但代表公司參展「2011年綠色生活博覽會」,並獲邀到經濟部召開記者說明會,現場記者針對本公司如何「點土成金污泥蛻變環保綠建材--自來水淨水污泥再利用成輕質骨材」相當的感興趣會後也在各大媒體刊登說明,大愛電視台並針對此作一專訪報導。

除此之外,本公司於102年亦委託中華輕質骨材協會,辦理「淨水污泥冷結固化再利用之可行性研究」,進一步探討利用冷結固化法,發展具有可行性之再利用產品(如CLSM、高壓擠製水泥地磚及生物固化冷結粒料),依「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規定,申請個案再利用前,需先行辦理試驗計畫,故本計畫期能拓展國內淨水場污泥再利用管道,並進行實際量產試驗,降低個案再利用申請之門檻,冀望增加淨水污泥再利用的廣度,期能協助開發本公司淨水污泥新的再利用項目,吸引新的再利用廠商加入,以確保淨水污泥永續利用。

資源永續利用 資源永續利用
點閱:2222
更新時間:2019-11-11 18:36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