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來水公司環教設施概覽
台水公司在環境教育領域的努力與成就,已獲得政府部門的高度肯定。以「水之詠嘆:共創環境教育新篇章」專案,在環境部113年「國家環境教育行動方案執行成果」中榮獲特優獎,顯示其在課程設計、場域管理及公眾推廣上的專業性與卓越性 。這項成就的基石,來自於精心打造的四大各具特色的環境教育園區,分別服務於台灣北部、中部、南部及離島地區。
台水公司在環境教育領域的努力與成就,已獲得政府部門的高度肯定。以「水之詠嘆:共創環境教育新篇章」專案,在環境部113年「國家環境教育行動方案執行成果」中榮獲特優獎,顯示其在課程設計、場域管理及公眾推廣上的專業性與卓越性 。這項成就的基石,來自於精心打造的四大各具特色的環境教育園區,分別服務於台灣北部、中部、南部及離島地區。

深溝水源生態園區
深溝園區位於宜蘭縣員山鄉員山路2段236號 。此園區佔地廣闊,達23公頃,其中超過17公頃保留了原始自然生態,不僅是水主題的互動體驗場域,更是一座豐富多樣的自然教室,擁有各種動植物、昆蟲與濕地生態。
深溝園區於101年4月16日通過環境教育設施認證,為台水公司第一個、也是經濟部及宜蘭縣內第一個獲得認證的環教場所。105年獲得第四屆「國家環境教育獎」機關組優等,並於113年榮獲「環境教育機構及設施場所評鑑」優良殊榮,展現其在推廣水資源教育與環境永續上的深厚實力與卓越表現。
園區積極推廣水資源教育,強調「動手做」的教育精神,其核心理念是讓學員親手操作淨水實驗,在團隊合作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守護環境的責任感。園區提供的課程內容多樣且具實作性,例如專為國中生設計的「解開自來水的身世之謎」,透過實驗方式讓學生了解水質淨化步驟,同時傳遞台灣為缺水國家的現況與省水方法。此外,還有針對水生環境的「水生植物學堂」,引導學生觀察水中動植物的特殊適應功能。
深溝水源生態園區
https://www.water.gov.tw/dist8/Subject?nodeId=8010
深溝水源生態園區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waterparkfans
深溝園區位於宜蘭縣員山鄉員山路2段236號 。此園區佔地廣闊,達23公頃,其中超過17公頃保留了原始自然生態,不僅是水主題的互動體驗場域,更是一座豐富多樣的自然教室,擁有各種動植物、昆蟲與濕地生態。
深溝園區於101年4月16日通過環境教育設施認證,為台水公司第一個、也是經濟部及宜蘭縣內第一個獲得認證的環教場所。105年獲得第四屆「國家環境教育獎」機關組優等,並於113年榮獲「環境教育機構及設施場所評鑑」優良殊榮,展現其在推廣水資源教育與環境永續上的深厚實力與卓越表現。
園區積極推廣水資源教育,強調「動手做」的教育精神,其核心理念是讓學員親手操作淨水實驗,在團隊合作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守護環境的責任感。園區提供的課程內容多樣且具實作性,例如專為國中生設計的「解開自來水的身世之謎」,透過實驗方式讓學生了解水質淨化步驟,同時傳遞台灣為缺水國家的現況與省水方法。此外,還有針對水生環境的「水生植物學堂」,引導學生觀察水中動植物的特殊適應功能。
深溝水源生態園區
https://www.water.gov.tw/dist8/Subject?nodeId=8010
深溝水源生態園區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waterparkfans

湖山自來水環境教育園區
湖山園區位於位於雲林縣斗六市南仁路220號,鄰近湖山水庫,園區佔地46公頃。於109年4月21日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其場址設於湖山淨水場內,透過聯合運用湖山水庫與集集攔河堰的地表水源,供應雲林、嘉義及彰化地區的民生用水 。
園區的核心特色在於其獨特的「角色互換」與「情境體驗」教學模式 。園區內設有「水資源教育館」,利用互動式教具,讓參訪者能夠化身為「小水滴」或「一日水務員工」,從同理心的角度深入體驗淨水處理、檢修漏與水質安全等繁複流程 。園區針對不同年齡層設計了多樣化的教案,例如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生的「我們用的水」,旨在提升學生的節水意識與資源共享行動;而針對大學與成人族群,則提供「自來水系統-變乾淨的水」課程,詳細介紹每天處理超過26萬噸民生用水的龐大過程。
憑藉其創新教學設計與豐富教學內容,湖山自來水環境教育園區於112年榮獲「環境教育機構及設施場所評鑑」優異之殊榮,展現其在推動環境教育上的卓越成果與專業品質。
湖山自來水環境教育園區
https://www.water.gov.tw/dist5/Contents?nodeId=7947
湖山自來水環境教育園區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ushan.Water/
湖山園區位於位於雲林縣斗六市南仁路220號,鄰近湖山水庫,園區佔地46公頃。於109年4月21日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其場址設於湖山淨水場內,透過聯合運用湖山水庫與集集攔河堰的地表水源,供應雲林、嘉義及彰化地區的民生用水 。
園區的核心特色在於其獨特的「角色互換」與「情境體驗」教學模式 。園區內設有「水資源教育館」,利用互動式教具,讓參訪者能夠化身為「小水滴」或「一日水務員工」,從同理心的角度深入體驗淨水處理、檢修漏與水質安全等繁複流程 。園區針對不同年齡層設計了多樣化的教案,例如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生的「我們用的水」,旨在提升學生的節水意識與資源共享行動;而針對大學與成人族群,則提供「自來水系統-變乾淨的水」課程,詳細介紹每天處理超過26萬噸民生用水的龐大過程。
憑藉其創新教學設計與豐富教學內容,湖山自來水環境教育園區於112年榮獲「環境教育機構及設施場所評鑑」優異之殊榮,展現其在推動環境教育上的卓越成果與專業品質。
湖山自來水環境教育園區
https://www.water.gov.tw/dist5/Contents?nodeId=7947
湖山自來水環境教育園區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ushan.Water/

澄清湖高質水環境教育園區
澄清湖園區被譽為國內「最完善的高質水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位於高雄市鳥松區大埤路32號。該園區於103年3月25日通過環境教育設施認證。其場域功能多元,兼具水資源管理、環境保育、遊憩及教育等面向,並將水知識、水安全、水生態與水文化融合為一。
園區的教學特色在於結合「戶外探索」與「科學實踐」,透過遊戲化學習與水質檢測實驗,將複雜的淨水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體驗,讓參與者深刻體會乾淨安全的自來水得來不易 。課程設計分眾清晰,針對不同年齡層提供專屬內容,例如國小中年級的「活水再生」、國小高年級的「喝好水」,以及適合高中、大學與成人的「用水饗宴」等,所有課程時數均為2小時。
園區在推廣環境教育成效上表現卓越,於110年榮獲「環境教育機構及設施場所評鑑」優異殊榮,展現其在水資源教育領域的專業與深耕成果。
澄清湖高質水環境教育園區
https://www.water.gov.tw/dist7/Contents?nodeId=8066
澄清湖高質水環境教育園區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LNgpfyGP8/
澄清湖園區被譽為國內「最完善的高質水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位於高雄市鳥松區大埤路32號。該園區於103年3月25日通過環境教育設施認證。其場域功能多元,兼具水資源管理、環境保育、遊憩及教育等面向,並將水知識、水安全、水生態與水文化融合為一。
園區的教學特色在於結合「戶外探索」與「科學實踐」,透過遊戲化學習與水質檢測實驗,將複雜的淨水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體驗,讓參與者深刻體會乾淨安全的自來水得來不易 。課程設計分眾清晰,針對不同年齡層提供專屬內容,例如國小中年級的「活水再生」、國小高年級的「喝好水」,以及適合高中、大學與成人的「用水饗宴」等,所有課程時數均為2小時。
園區在推廣環境教育成效上表現卓越,於110年榮獲「環境教育機構及設施場所評鑑」優異殊榮,展現其在水資源教育領域的專業與深耕成果。
澄清湖高質水環境教育園區
https://www.water.gov.tw/dist7/Contents?nodeId=8066
澄清湖高質水環境教育園區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LNgpfyGP8/

馬公海水淡化廠環境教育園區
本園區位於澎湖縣馬公市烏崁里310號。於113年10月1日通過環境教育設施認證,是台灣唯一以「海水淡化」為核心主題的水資源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此「唯一性」不僅是宣傳上的亮點,更代表其在環境教育領域的開創性與權威性。園區完整展示了從海水取水、沉砂、過濾、逆滲透(RO)到清水儲存的全套製程,將抽象的水平衡概念轉化為可觸及、可理解的實體流程,為所有參訪者提供了一個真實且具深度的學習場域。
本園區的設計與運營,本身就是一堂生動的環境永續課程。其採用對環境友善的取水工法,避免了對海床地貌與生物的破壞;鹵水排放則採多點擴散式設計,有效降低對周邊海洋生態的衝擊。更值得一提的是,園區透過先進的能源回收技術,將每噸造水的用電量由5-6度顯著降至3-4度,實踐了高效節能。管理中心本身亦為綠建築,從緩衝綠帶、原生植物種植、雨水回收系統到綠建材的使用,無一不體現其對環境永續的承諾 。這使得本園區不僅是一個「參觀」景點,更是一個可供借鏡的「永續發展實踐基地」。
馬公海水淡化廠環境教育園區
https://www.water.gov.tw/dist7/Contents?nodeId=8114
馬公海水淡化廠環境教育園區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LNgpfyGP8/
本園區位於澎湖縣馬公市烏崁里310號。於113年10月1日通過環境教育設施認證,是台灣唯一以「海水淡化」為核心主題的水資源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此「唯一性」不僅是宣傳上的亮點,更代表其在環境教育領域的開創性與權威性。園區完整展示了從海水取水、沉砂、過濾、逆滲透(RO)到清水儲存的全套製程,將抽象的水平衡概念轉化為可觸及、可理解的實體流程,為所有參訪者提供了一個真實且具深度的學習場域。
本園區的設計與運營,本身就是一堂生動的環境永續課程。其採用對環境友善的取水工法,避免了對海床地貌與生物的破壞;鹵水排放則採多點擴散式設計,有效降低對周邊海洋生態的衝擊。更值得一提的是,園區透過先進的能源回收技術,將每噸造水的用電量由5-6度顯著降至3-4度,實踐了高效節能。管理中心本身亦為綠建築,從緩衝綠帶、原生植物種植、雨水回收系統到綠建材的使用,無一不體現其對環境永續的承諾 。這使得本園區不僅是一個「參觀」景點,更是一個可供借鏡的「永續發展實踐基地」。
馬公海水淡化廠環境教育園區
https://www.water.gov.tw/dist7/Contents?nodeId=8114
馬公海水淡化廠環境教育園區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LNgpfyGP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