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處理設備觀摩區
發布日期: 2022/08/12
湖山淨水場原水以清水溪溪水為主濁水溪溪水為輔,前者由湖山水庫經桶頭堰攔引供應,後者由集集攔河堰經南岸聯絡渠道提供,湖山淨水場處理自來水最主要需克服項目為原水濁度高之問題,如果原水濁度超過5,000 NTU時,便可視為「泥漿水」,由於原水濁度過高,使得淨水廠較難處理只得減量出水,然而颱風侵臺時,原水濁度會高達數萬NTU、甚至數十萬NTU,便會造成淨水場無法處理之供水危機。根據我國「自來水水質標準」第四條之規定,在不同原水濁度下,所產生的「自來水濁度上限」也有所不同。當原水濁度升高時,能產生的自來水水量則會降低,以一般淨水場而言,當原水濁度在2,000 NTU以內,可出水百分之百;當原水濁度達到10,000 NTU,只能出水五成;當原水濁度超過15,000 NTU,出水量只剩一成。

1.進水口
由湖山水庫或集集攔河堰供應水源。
由湖山水庫或集集攔河堰供應水源。

2.原水調節池
原水調節池主要用途為調節水量及初步沉澱,增加原水的停留時間,以重力方式進行沉降,末端以三角堰來取上層之澄清液以供後續處理。
原水調節池主要用途為調節水量及初步沉澱,增加原水的停留時間,以重力方式進行沉降,末端以三角堰來取上層之澄清液以供後續處理。

3.加藥池
藉由添加藥劑來挑整水質pH值;添加次氯酸鈉來殺死水中藻類與浮游生物,以防止藻類植生於快濾床;再添加膠凝劑(氯化鐵FeCl3)達最佳去除懸浮微粒之效能。
藉由添加藥劑來挑整水質pH值;添加次氯酸鈉來殺死水中藻類與浮游生物,以防止藻類植生於快濾床;再添加膠凝劑(氯化鐵FeCl3)達最佳去除懸浮微粒之效能。

4.快混池
加入混凝劑及快混劑後快速攪拌,使澄清液快速與藥劑混合均勻,快濾池分兩段式進行,第一段停留時間大於10秒,第二段大於30秒,以確保藥劑完全混合。
加入混凝劑及快混劑後快速攪拌,使澄清液快速與藥劑混合均勻,快濾池分兩段式進行,第一段停留時間大於10秒,第二段大於30秒,以確保藥劑完全混合。

5.膠凝池
透過攪拌的方式增加水中懸浮顆粒互相碰撞、凝聚的機會,促進膠凝的成長,使懸浮顆粒加大而結成較粗膠羽,以加速沉降速度,每池停留時間需大於30分鐘。
透過攪拌的方式增加水中懸浮顆粒互相碰撞、凝聚的機會,促進膠凝的成長,使懸浮顆粒加大而結成較粗膠羽,以加速沉降速度,每池停留時間需大於30分鐘。

6.沉澱池
將膠凝池中形成的膠羽透過整流牆,使進水流速均勻(減少水流擾動),因動能減少,較大之膠羽沉降於沉澱池底部,較輕之膠羽會上浮至沉澱池上方傾斜管,累積一定大小後膠羽將被重力沉降至底部。
將膠凝池中形成的膠羽透過整流牆,使進水流速均勻(減少水流擾動),因動能減少,較大之膠羽沉降於沉澱池底部,較輕之膠羽會上浮至沉澱池上方傾斜管,累積一定大小後膠羽將被重力沉降至底部。

7.快濾池
最後透過石英砂依顆粒大小,由小到大向上堆疊,使水可順利向下滲透,最後的懸浮微粒皆被留於此處,於末端加入次氯酸鈉再送入清水池。
最後透過石英砂依顆粒大小,由小到大向上堆疊,使水可順利向下滲透,最後的懸浮微粒皆被留於此處,於末端加入次氯酸鈉再送入清水池。

8.廢水調勻池
主要處理及暫存快濾池反沖洗廢水,於底部集泥坑送至廢水沉澱池後,將回收上層液體回到原水調節池再次處裡,已達水資源零浪費。
主要處理及暫存快濾池反沖洗廢水,於底部集泥坑送至廢水沉澱池後,將回收上層液體回到原水調節池再次處裡,已達水資源零浪費。

9.汙泥濃縮池

10.汙泥池

11.上澄液回收池
汙泥沉澱池回收之上澄液放置於此,將再次循環於原水調節池中進行再次處理。
汙泥沉澱池回收之上澄液放置於此,將再次循環於原水調節池中進行再次處理。

12.氯化鐵儲藥槽

13.湖山淨水場儲藥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