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能源管理與溫室氣體排放

能源與溫室氣體績效

台水持續追蹤組織內部每年度之外購電力、汽油及柴油使用量,辨識能源精進潛力,全方位優化供水流程並降低碳排放。2024 年外購電力使用量(約10.15 億度)與2023 年(約10.11 億度)相比差距不大,僅微幅增加約0.46%,能源使用密度些微下降,單位能源使用降為0.3169 度/ 每立方公尺(1,141 kJ/m3)。而碳排放方面,單位碳排放密集度下降約5.06%,2024 年為每立方公尺0.150 公斤二氧化碳當量(CO2e),詳細能源使用與碳排放資訊彙整於下表。
非再生能源使用量與溫室氣體排放 非再生能源使用量與溫室氣體排放

節能減碳行動與績效

對台水而言有效的能源管理為最核心的碳管理手段,透過各業管單位推動各項措施,以開源(如發展再生能源自用)與節流(節能)滾動檢討台水能源與溫室氣體排放績效,以達節能減碳目標。
台水2024 年能源使用密集為0.0011 GJ/m3,根據IWA 出版之《供水服務績效指標:第三版》21,一般水處理系統能源使用密集度在0.00072~0.00216 GJ/m3 間,配水系統為0.00144~0.00432 GJ/m3,展現台水國際級的能源管理成效。台水近年單位供水用電主要起伏原因為配合政府抗旱相關政策與供水調度,以及為保障供水穩定及照顧偏鄉,增設加壓站,形成較多電力使用;同時,另一方面,我們也積極推動各類節能措施,努力降低用電量及提升用電效率。預計2029 年可較2005 年減少4%,達0.00106 GJ/m3(0.2959 度/ 立方公尺)。
台水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以太陽能與小水力為主要發展目標,盤點自有案場,分階段開發,近年再生能源累積發電成效如下表,整體再生能源發電量接近年購電量10%,未來將朝向優先自用再生能源發電,並擴大綠電採購,提升再生能源使用占比。
近年再生能源發展績效 近年再生能源發展績效
台水太陽能發展策略 台水太陽能發展策略
水力發電乃運用水的勢能轉換成電能的發電方式,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水位的高低落差在重力作用下流動,為本公司具有發展優勢的再生能源項目,透過盤點本公司原水、淨水、供水系統,初步以具有足夠流量及水頭落差之場址為潛能場站,進行小水力發電可行性評估。可行性規劃需考量供水管線安全、供水穩定性及流量歷年變化等因素。另外基於本公司專業領域及簡化作業,台水提供土地空間,由廠商規劃興建發電設備方式辦理,以招商方式邀請優良民間廠商參與。台水盤點各區處轄內具潛能之小水力發電案場,並訂定「小水力發電設備評估作業指引」,案場營運方式分為出租及自發自用兩種類型,前者出租場地予得標廠商,得標廠商設置發電設備,並將該設備生產之再生能源電量售予購電公司,本公司按廠商售電收入之一定比例向其收取回饋金;後者自發自用則出租場地,並委由廠商設置發電設備,其生產之綠電及再生能源憑證概由本公司收購和所有,公司支付購買綠電之費用。
2024 年完成台中沙鹿配水中心小水力發電,加上過去完成的台東利嘉淨水場小水力發電,累積總裝置容量845KW。2025 年預計完成雲林湖山淨水場及台南南化淨水場小水力發電,累積總裝置容量3,785KW。
台水小水利發展與規劃 台水小水利發展與規劃
為促進我國再生能源發展,經濟部能源署「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規定契約容量達5,000kW 之電力用戶,應於2025 年前設置義務10% 契約容量之裝置容量。台水的高雄給水廠高屏溪取水站已達法令設置條件,評估每年需要使用再生能源電量1,769,040 度。由於高雄給水廠高屏溪取水站無空間設置自發自用太陽光電設備,因此選定鳳山淨水場清水池設置該設備做為替代場所,並透過電能轉供方式收購生產之再生能源電量,除滿足規範要求,更是台水導入更多再生能源的關鍵一步。目前鳳山淨水場設置太陽光電相關計畫已於2024年4 月29 日發電,將申辦與轉移綠電憑證 (T-REC),因目前還在申辦階段,台水2024 年度尚無自用再生能源使用量,預估2025~2030 年將可有4,096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總減碳量。
點閱:17
更新時間:2025-08-29 09:57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