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環境足跡,各類有害、汙染物質排放以及廢棄物管理是台水不敢輕忽的工作。台水營運業務單純,各類排放物質與廢棄物亦相較可控且低衝擊,但在「循環經濟」的思維下,我們已不只是減少排放與廢棄物產生為目標,更積極研究與投入循環資源利用。
當淨水場抽取原水後,會進行一系列淨水處理程序,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機污染物、微細濁度或懸浮固體。處理後的液體成為供人們使用的自來水,固體部分則經過濃縮、脫水和乾燥等程序,最終形成污泥餅。2024 年淨水污泥餅總量約為162,020.59 公噸,其中淨水污泥量約為145,142.35 公噸、碳酸鈣結晶約為16,878.24 公噸。
當淨水場抽取原水後,會進行一系列淨水處理程序,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機污染物、微細濁度或懸浮固體。處理後的液體成為供人們使用的自來水,固體部分則經過濃縮、脫水和乾燥等程序,最終形成污泥餅。2024 年淨水污泥餅總量約為162,020.59 公噸,其中淨水污泥量約為145,142.35 公噸、碳酸鈣結晶約為16,878.24 公噸。

淨水污泥量受天候影響顯著,特別是暴雨期間,原水濁度大幅上升,導致污泥量明顯增加。目前台水每年自行產製及委外機械脫水的事業廢棄物(含污泥餅暨碳酸鈣結晶),約13~16 萬噸(含委外操作高級處理廠如澄清湖、鳳山、拷潭等給水廠)。本公司污泥餅之最終處置,除了澎湖離島外皆採再利用方式辦理委外處理,其委託廠商資格均依《廢棄物清理法》及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核實審查。
台水所屬淨水場2024 年總排放量為18,586,802 立方公尺,平均每日廢水排放量為51,475 立方公尺。台水所轄淨水場排放水質皆符合行政院環境部發布之放流水水質標準。
台水所屬淨水場2024 年總排放量為18,586,802 立方公尺,平均每日廢水排放量為51,475 立方公尺。台水所轄淨水場排放水質皆符合行政院環境部發布之放流水水質標準。

台水主要製程為自來水生產,動力來源以台電供應為主,製程沒有排放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Compounds,VOCs) 及有害空氣污染物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HAPs),尚無常態高溫燃燒產生SOx、NOx 或其他顯著氣體排放,且為配合減能減碳,本公司冷媒皆使用環保冷媒。
• 每年淨水污泥再利用率達99.9%
• 每年淨水軟化碳酸鈣結晶再利用率達99.9%
廢棄物管理與循環經濟策略
原水取水需經多道水處理步驟,處理的過程產生之污泥,則需透過有效的廢棄物管理策略,避免資源浪費。台水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模式,透過公司永續委員會,訂定相關推動與管考目標,在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113 年度永續發展執行計畫》中,供水處訂定循環經濟目標,並訂定以下兩項KPI,每半年追蹤辦理情形。2024 年度淨水污泥再利用率與淨水軟化碳酸鈣結晶再利用率皆達100%:• 每年淨水污泥再利用率達99.9%
• 每年淨水軟化碳酸鈣結晶再利用率達99.9%

廢水循環再利用
台水積極落實水資源循環再利用,以善盡環境保護責任。2024 年除海水淡化廠與高級處理廠逆滲透 (Reverse Osmosis, RO)設備產出的高濃度滷水不予回收外,淨水場所產生之廢水皆優先進行回收再利用,致力於減少放流量。全年廢水回收總量達 98,688,747 立方公尺,回收再利用率達80.5%,有效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展現永續用水之管理效能。廢水回收再利用率近年持續下降是因為澎湖海淡廠於2023 年開始陸續運轉,海淡廠之廢水無法回收再利用且出水量大,使整體廢水回收率下降。未來因海淡水使用上升,亦將持續影響整體回收率。

放流水品質管理
台水依據《水污染防治法》及相關法令,建立一套系統化的放流水品質管理機制,管理措施涵蓋制度規範、設備維護、檢測申報、異常應變與持續改善等面向。透過不斷監測水質、提高回收再利用率、積極參與環保法規的遵循,以控制潛在負面的環境挑戰。台水為進一步改善放流水回收之質與量,特針對放流水處理設施及設備訂定相關規定,並成立推動小組,積極管理並研擬改善方案。於114 年度永續發展執行計畫中,本公司供水處與水質處規範放流水品質管理績效指標,訂定以下兩項KPI,每半年追蹤辦理情形:• 放流水水質之環保罰單0 件
• 各淨水場放流水,每季至少檢驗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