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水資源管理

台水水資源管理

水源管理是台水確保穩定供水的核心任務,涵蓋水資源的開發、保護、調度與永續利用。面對極端氣候變遷與不斷增加的用水需求,建構多元取水策略及來源,包括利用地下水、地面水、水庫水及海水與鹽水等,並透過跨系統或區域間備援管線強化調度能力,實現調豐濟枯的資源優化配置。同時以嚴格管理與定期巡查水源保護區確保水質安全,達到水資源永續利用與民生用水安全的目標。台水與水利署、農田水利署等單位合作,共同建構完整的供水網絡,為國家經濟發展與民眾生活品質奠定基礎。

與水利署、農田水利署、台糖及台電公司、台北自來水事業所建構之供水網路介紹 與水利署、農田水利署、台糖及台電公司、台北自來水事業所建構之供水網路介紹
台水積極配合經濟部水利署水源開發計畫,(1)水庫聯合調配運用,並持續強化跨系統或區域間備援管線,增加供水調度能力,減少水源開發壓力;(2)持續充裕自有水源,更新攔河堰及取水設施、開發區域性小型水源,增加高濁度枯水期間之供水量及備援能力。我們也將持續投入努力調整確保供水系統穩定運行,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環境和公共用水安全的影響。
台水依循負責任水源管理原則,目前共有141 個供水系統,原水皆來自台灣本島與澎湖地區,從多元水源取水以確保供水穩定。

台水水源分析與統計 台水水源分析與統計
臺灣地區原水具有變化大的特性,在颱風、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影響下,河川水源濁度常在短時間內劇烈上升,不僅衝擊水利設施運作,也大幅增加淨水處理的難度與成本。為此本公司亦積極推動設施現代化升級,以強化整體供水系統的韌性與應變能力。
為應對河川高濁原水挑戰,本公司積極推動淨水場現代化與設備汰換計畫,以提升出水穩定性與處理效率。目前台水各型淨水場計有486 處,因部分淨水場營運多年,設備已逐漸老化,為維持原有設計之供水能力及確保淨水正常操作,同時確保產出水質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我們正持續更新或汰換淨水場處理設備。具體而言,為改善部分淨水場設備,以分階段方式循序推動各淨水場設備現代化共計21 處,截至2024 年底已完成6 處,預計再於2028年前改善8 處,2028 年後改善8 處。

供水管理

台水的供水管理是確保全台民眾獲得穩定、安全用水的核心業務,涵蓋供水穩定性、系統韌性建設及水質安全三大面向。面對如氣候變遷、客戶期待變化等多元的永續挑戰,台水積極推動自來水監控系統整合、建置備援管線計畫及淨水場現代化等工程,強化各供水系統間的調配操作能力。公司透過制定明確的短中長期目標,包括提升售水率與供水普及率,以量化指標追蹤供水管理效能。同時,在水質管理方面台水堅持高標準的合格率,並導入國際認證與先進監測技術,確保水質安全。台水的供水管理不僅體現專業投入,更展現了提供「量足、質優、服務好」自來水的企業使命與承諾。


供水管理短中長期目標 供水管理短中長期目標
供水、售水之短中長期目標值.png 供水、售水之短中長期目標值.png
供水總量及普及率統計表.png 供水總量及普及率統計表.png
在穩定供水系統建設與調度管理之外,水質安全亦是供水管理不可或缺的核心環節。台水深知,唯有在確保供水穩定的同時,持續提升水質監測與管理技術,方能真正實踐「量足、質優、服務好」的企業使命。為實現台水企業使命,本公司訂定短中長期目標,並建立管理評量機制,以保障飲水品質。同時,我們致力精進檢驗技術,設置客服專線提供申訴服務,維護顧客健康與安全,為社會創造正面效益。
台水以99.94% 的水質合格率與100% 的影響健康物質合格率,實踐永續供水與優質服務的企業使命。本公司除遵循環境部公告之飲用水水質標準外,並亦訂定自身的水質合格率目標。因台水負有提供安全無虞自來水之社會責任,故將環境部抽驗結果之「影響健康物質」合格率目標值訂為 100%。

台水水質管理評量機制 台水水質管理評量機制
提升水質安全改善策略 提升水質安全改善策略

輸水系統

輸水系統承擔著將水資源從水源地安全、高效地輸送至用戶端的重要使命,是台水核心經營資產。面對氣候變遷挑戰與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台水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致力於提升輸水效率與強化網路韌性。台水透過大數據分析、AI 技術創新與工研院的策略合作,建構了完善的漏水預防與修復機制,並積極規劃建設全台備援調度管線網絡,以應對極端天氣事件可能帶來的供水風險。本公司承諾持續投資於優化輸水系統,從提升輸水效率、降低漏水率到增強供水備援能力,全方位確保民眾與產業用水的安全與穩定,實現更永續與韌性的水資源管理。

輸水管理短中長期目標 輸水管理短中長期目標
降低漏水率是台水的核心政策與目標,積極推動相關計畫並確實執行防治策略,加速引進國際先進降漏技術,以逐步提升輸水系統效能。設備更新過程中必然承擔一定成本風險,且極端天氣事件可能導致管線損壞,進一步影響輸水效率。面對挑戰,台水承諾持續投入資源調整系統運作,提高輸水效率的同時,致力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透過一系列防漏與檢漏措施不僅優化水資源傳輸過程,更可提升整體供水網絡的可靠性與永續性。
輸水管理短中長期目標.png 輸水管理短中長期目標.png
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挑戰,台水已將「辨識高公共安全及高供水影響重大管線設備,提升管網之供水韌性及耐災能力」納入未來經營策略,積極推動相關行動。當極端天氣事件增加時,可能導致管線損壞和漏水情況,同時缺水風險也隨之上升。台水配合行政院「開源」、「節流」、「調度」及「備援」四大供水策略,積極建置水源調度幹管,讓系統在遭受災害時能維持運作並快速復原。這樣不只能穩定日常供水,還能提升災時應變能力,滿足當地因產業發展增加的用水需求,同時降低對環境和公共安全的影響,達成民生穩定與經濟發展的目標。
因應氣候挑戰之輸水韌性提升規劃 因應氣候挑戰之輸水韌性提升規劃

用戶端用水管理與節水措施

用戶端用水管理與節水措施,即終端用水效率,代表對水資源使用的「最後一哩路」,直接影響整體水資源利用的永續性。作為國營供水企業,以穩定供水及提升終端用水效率為使命,不斷透過專案和檢討會議管理相關工程、確保供水用水之品質,避免其對社會造成潛在負面影響。隨著水資源稀缺問題顯現,未來規劃擴大差別費率,由原四段調整至多段,期許能提升終端用水效率。
台水在終端用水效率上的政策、策略與承諾持續配合標準檢驗局辦理水量計抽驗作業,抽驗目標不合格率 4% 內;並辦理年度屆齡水量計汰換作業(除用戶因素無法換裝或突發事件 ),目標汰換率 99%。
為提升終端用水效率,台水未來規劃擴大差別費率 ( 由原四段調整至多段 ),讓用水愈多負擔愈多,以水費差別費率喚醒「一般用戶」節約用水,促使「大用水戶」投入節水設施誘因。將水費收入運用於提升供水服務品質、未來營運發展及因應災害準備。同時,台水將持續強化用戶端用水管理與節水措施,期許能與全民共同建立珍惜水資源的文化,實現水資源的永續利用,為台灣的水資源安全與環境永續貢獻力量。

點閱:15
更新時間:2025-08-29 09:41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