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兩爬介紹

兩爬介紹

由於深溝水源生態園區擁有潔淨的水源及豐富的生物資源,同時也吸引了許多的兩棲與爬行動物在此生活,在蛙類的部分,目前紀錄到3科4屬6種,其中有2種特有種(褐樹蛙、面天樹蛙),有2種保育類(面天樹蛙、貢德氏赤蛙);蛇類部分,目前紀錄到3科4屬4種,且3種均為保育類。
物種說明如下:

黑眶蟾蜍 分布在全島五百公尺以下的闊葉林、草叢、開墾地,只有在春夏季繁殖期才會移到開闊的靜水域,例如稻田、靜水域池塘產下卵串。


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
褐樹蛙是台灣特有種、保育類,廣泛分佈於台灣中低海拔的山區,平時喜歡棲息在河邊的樹上或石縫中,但到了繁殖季節,則會大量遷移到溪流裏,將卵產於溪流,通常聚成一堆,黏附於石頭下,以避免被流水沖走。
褐樹蛙 褐樹蛙
面天樹蛙 分布於中低海拔的山區,是台灣特有種,常棲息在潮濕地區的草叢上。面天樹蛙的卵常一粒粒的散落在水邊的溼泥上,很像散落一地的粉圓,通常產在有落葉等覆蓋物掩蓋的地方。
面天樹蛙 面天樹蛙
貢德氏赤蛙 主要棲息地為墾地及闊葉林的靜水域附近,尤其是水田、池畔以及排水不良的低地。所以又稱為沼蛙,它的卵粒小,會一大片飄在水面上或是黏在水草間。
貢德氏赤蛙 貢德氏赤蛙
拉都希氏赤蛙 適應力頗強,廣泛分布在全台中低海拔山區和平地,在有水草遮蔽的積水池、流速慢的溝渠或溪流中,甚至在都市中也有它的蹤跡。
拉都希氏赤蛙 拉都希氏赤蛙
澤蛙 是鄉間常見的青蛙,對環境的適應力較其他的青蛙強,因此丘陵地和平地稻田裏也能發現她們的蹤跡。春夏兩季比較容易聽到牠們變化多端的叫聲。
澤蛙 澤蛙
龜殼花 普遍分布於全台中、低海拔地區,主要的棲息地為農業開墾區、溪流邊、小丘邊的草地,矮灌木林,或中高度之叢林中較普遍。中小型毒蛇,頭大成三角形,以囓齒類、鳥類為主要食物。正如許多蛇一樣,龜殼花也可以在日間見到,但是它在夜間較為活躍。
龜殼花 龜殼花
斯文豪氏攀蜥 是台灣最常見且體型最大的蜥蜴。通常在草叢綠地、農田、公園、校園或郊區,只要有幾棵樹或是樹叢,都有機會看到斯文豪氏攀蜥的身影。棲息環境以樹林為主,在園區內的樹幹上都有機會能發現其蹤跡。斯文豪氏攀蜥領域行為明顯,當發現有動物接近時,會藉由做出伏地挺身的威嚇動作來宣示主權。斯文豪氏攀蜥為日行性,夜晚時會趴於葉面上休息。主要以昆蟲或是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斯文豪氏攀蜥 斯文豪氏攀蜥
點閱:973
更新時間:2022-12-02 11:10
回上一頁